供热与能源行业的融合发展:现状、挑战与未来
创始人
2025-05-19 08:04:06
0
在能源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供热行业作为能源消耗与供应的关键领域,正站在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供热与能源行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应对能源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本文将深入剖析两者融合的现状,直面现存挑战,并对充满希望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展望。
融合现状:多能互补,初现成效
当前,我国供热行业的能源结构正经历着从单一依赖化石能源向多能互补模式的积极转变。热电联产凭借其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在集中供热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以北方城镇地区为例,热电联产机组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同时,将产生的余热高效转化为热能,通过庞大的供热管网输送至千家万户。与此同时,区域锅炉房也在供热体系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为局部区域提供稳定的热源保障。
可再生能源供热崭露头角,成为供热能源结构中的新兴力量。地热供暖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在雄安新区等地取得显著成效。雄县充分利用地下热水储量大、温度适宜的优势,大规模开发中深层地热资源,搭配浅层地热及燃气等能源,实现多能耦合、协同运行。通过科学布井、合理规划管网,将清洁低碳的地热能高效输送至居民家中,不仅大幅减少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还显著降低碳排放,为城市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生物质能供热同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生物质燃料来源于农林废弃物,如秸秆、木屑等,将其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既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又开辟了农村地区清洁能源利用的新途径。目前,国内生物质清洁供暖面积已达约 3 亿平方米,为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在技术创新驱动下,热泵供热技术广泛应用。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各类热泵设备,通过吸收环境中的低品位热能并提升其温度,为建筑供暖及生活热水供应提供高效解决方案。以山东省德州财金智慧农业能源改造项目为例,利用中深层地热能源结合美的鲲禹高温热泵机组,实现农业温室大棚供暖系统的绿色智慧升级,每年节约大量能耗成本,减排效果显著。
现存挑战:成本、技术与管理的多重考验
尽管供热与能源行业融合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前行道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供热设施设备的初始投资与运行维护成本较高。新能源供热设备,如地源热泵系统的钻井施工、设备安装,以及生物质能供热项目的燃料收集、运输与储存体系建设,均需大量资金投入。对于供热企业而言,高昂的前期投资加大资金压力,影响项目推进速度。在运行阶段,部分新能源供热设备受季节、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天气下制热效率下降,导致运行成本增加,削弱企业推广应用的积极性。
技术层面,供热系统的智能化与精准调控水平有待提升。虽然部分地区已引入智慧供热平台,但多数供热管网的监测与调节仍依赖人工经验,难以实现对热源、热网、用户端的实时动态精准调控。楼体与管道设计差异导致供热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部分用户过热浪费能源,部分用户室温不达标,影响供热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此外,新能源供热技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仍需进一步优化,如地热供暖面临地热资源分布不均、开采技术复杂、回灌难题等,限制其大规模推广应用。
管理体制方面,供热行业长期存在煤、热价格倒挂问题。近年来煤炭价格波动频繁且居高不下,而居民供热价格受政策调控多年未作相应调整,供热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却无法通过价格传导缓解压力,导致经营亏损严重,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困境,制约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供热计量体系不完善,用户缺乏节能意识,难以实现按需用热,能源浪费现象突出,也不利于供热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与节能降碳工作。
未来趋势:绿色、智能、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供热与能源行业将朝着绿色、智能、协同的方向加速融合发展。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新能源供热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太阳能供热技术将不断创新突破,通过太阳能集热器与储热系统的优化组合,实现太阳能在供热领域的高效利用,尤其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太阳能供热有望成为重要热源补充。核能供暖也将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凭借其清洁、稳定、高效的优势,为城市集中供热提供可靠的大规模热源保障。预计到 2025 年,地热供暖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至 20 亿平方米,北方地区具备实现 1.6 亿平方米核能供暖的能力,新能源供热在整个供热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升。
智能化升级将成为供热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智慧供热系统将实现从热源生产、热网传输到用户用热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供热系统各环节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精准预测热负荷需求,动态调节热源输出与热网水力平衡,实现供热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同时,用户端的智能温控设备让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调节室温,供热企业还能通过智能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供热服务及能源托管等增值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与能源利用效率。
多能协同互补将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供热能源体系。不同能源形式在供热过程中各有优劣,通过能源协同技术,实现热电联产、新能源供热、储能系统等多种能源的有机结合与协同运行。例如,在新能源供热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供应不稳定时,热电联产机组可及时补充供热缺口;储能系统则可在能源低谷期储存多余热能,在高峰时段释放,平抑能源供需波动,增强供热系统的韧性与可靠性。此外,供热行业还将与其他能源领域,如电力、天然气等,加强互联互通与协同调度,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能源产业一体化发展。
供热与能源行业的融合发展是一场深刻变革,关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与民生福祉。尽管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创新突破、政策引导支持以及市场机制完善,两者融合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坚定不移地走绿色、智能、协同发展之路,供热行业必将在能源革命浪潮中实现转型升级,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关键力量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避开集中供暖 三种自采暖方式你... 在寒冷的冬季,供暖是保持舒适生活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地域和时区的差异,并非所有地方都能享受到集中供...
2024年枣庄热力公司计划完成...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8日讯 6月27日,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市中区供热管网改造及建...
热源迭代绿色转型!济南能源集团... 在“双碳”目标下,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一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为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序推动低效小...
提前供暖,山东多地明确了→ 11月7日下午,青岛市城市管理局、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做客民生在线,围绕供热季相关问题与网民进行在...
山东多地供暖最新消息通知202... 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山东省好些地方的供暖准备工作都紧锣密鼓又井井有条地开展起来啦。为了能让 2024 ...
500万平方米!山东最大单一区... 8月15日,山东发展投资集团举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热清洁供暖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是全省最大的单一区...
细数山东供暖往事,从木柴煤炭到... 立冬一过,北方的供暖大幕缓缓拉开。 11月15日零时,山东济南正式进入采暖季,8000余...
济南供热公司提醒:装修改造暖气... 齐鲁晚报7月27日讯(记者 蒋龙龙 实习生 于文聪 王觅)夏季是市民家庭装修的高峰时期。济南热电公司...
幸福画乡说 | 今冬供暖季将至... 把温暖送给群众 将幸福注入生活 寒亭区全力以赴做好供暖各项准备工作 ...
2025年中国供热行业数据发布... 2025年,中国供热行业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和相关部门发...
  • 安全认证
  • 安全企业
  • 技术团队
  • 研发专利
  • 维护服务
  • 安全设计
  • 健全渠道
  • 构建生态
  • 服务热线:15621693767

    地址:潍坊市高新区新城街道玉清社区玉清东街利昌办公楼一楼102-106室

    技术:15621690337

    E-mail:sdilan@sdilan.com.cn、sdailan@126.com

    Copyright © 2024 山东艾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40803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