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行业:在变革中迈向高效低碳新未来
创始人
2025-10-18 08:03:12
0
供热作为保障民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行业,其发展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质量及居民生活品质息息相关。近年来,在 “双碳” 目标引领、能源结构调整及技术创新驱动下,我国供热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逐步向高效化、低碳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一、供热行业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供热行业已形成以集中供热为主、分散供热为辅的格局,集中供热在城市供暖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能源结构来看,传统燃煤供暖虽仍有一定占比,但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燃气供暖、电供暖及可再生能源供暖的占比持续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已突破 120 亿平方米,其中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占比超过 35%,较 2020 年提升了 12 个百分点,行业绿色转型成效初步显现。
然而,供热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老旧供热管网存在腐蚀、泄漏等问题,热损失率较高,部分城市管网热损失率甚至超过 20%,远高于发达国家 10% 以下的水平,造成了大量能源浪费;另一方面,供热负荷的时空不均衡性突出,冬季供暖高峰期供需矛盾紧张,而非供暖季设备利用率低,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此外,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显著,北方地区供热体系相对完善,而南方部分地区由于冬季供暖需求逐步显现,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暖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二、技术革新:驱动供热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技术创新是推动供热行业实现高效低碳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一系列新兴供热技术不断涌现并逐步应用,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开启绿色供暖新篇章
可再生能源在供热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除了前文提及的地热能供热、空气源热泵供热技术外,太阳能供热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与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PVT)的研发应用,大幅提升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例如,PVT 系统可同时实现发电与供热,在住宅建筑中应用时,年能源利用效率较传统太阳能供热系统提升 30% 以上,不仅能满足家庭日常热水需求,还可为冬季供暖提供辅助热源。
生物质能供热技术同样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进行气化、燃烧处理,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在农村地区,生物质成型燃料供暖系统已逐步推广,其运行成本低于电供暖,且碳排放远低于燃煤供暖,有效解决了农村冬季清洁取暖难题。
(二)智慧供热技术:提升供热系统运行效率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供热行业的深度融合,智慧供热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智慧供热系统通过在热源、管网、热力站、用户端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流量等运行数据,并借助大数据分析与 AI 算法,实现对供热系统的精准调控。
在热源调控方面,基于负荷预测的智能燃烧控制系统可根据室外温度、用户需求等因素,自动调整锅炉燃烧参数,使锅炉始终处于最优运行状态,热效率提升 5%-8%;在管网运维方面,管网泄漏监测系统通过分析管网压力波动数据,可精准定位泄漏点,泄漏检测准确率超过 90%,大幅缩短了故障排查时间,降低了管网热损失;在用户端管理方面,智能温控阀与供热 APP 相结合,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调节室内温度,实现了按需供暖,不仅提升了居民供暖舒适度,还可降低 10%-15% 的供暖能耗。
(三)新型供热系统集成技术:实现多能互补与高效供能
为应对单一能源供热的局限性,新型供热系统集成技术应运而生,通过整合多种能源与技术,实现了多能互补、高效供能。“源网荷储” 一体化供热系统便是典型代表,该系统以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工业余热、燃气等为多元热源,以智能化管网为输配网络,以用户负荷需求为导向,以蓄热设备为能量缓冲,实现了能源供应与负荷需求的动态平衡。
在北方某工业园区,“源网荷储” 一体化供热系统将园区内的工业余热、光伏电站产生的电能与燃气锅炉相结合,通过蓄热罐存储低谷时段的热能,在供暖高峰期为园区企业与周边居民供暖。该系统运行后,工业园区供暖能耗降低 25%,碳排放减少 30%,同时保障了供暖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此外,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建设集中的冷热源站,为区域内的住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提供统一的供冷与供暖服务,相比分散式供冷供热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20%-30%,设备占地面积减少 40% 以上,有效降低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三、政策环境:为供热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供热行业的转型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持。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行业监管等多个方面为供热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国家层面,《“十四五” 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供暖、余热供暖,到 2025 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 80% 以上;《关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将供热行业低碳转型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要求优化供热能源结构,提升供热系统能效,推动供热行业尽早实现碳达峰。
在地方层面,各省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例如,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对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供暖的用户给予设备购置补贴与运行补贴,补贴金额最高可达设备购置费用的 50%;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供热条例》,加强了对供热行业的监管,明确了供热企业的责任与义务,要求供热企业保障供暖质量,同时鼓励供热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与节能改造,对节能改造效果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
此外,政府还通过完善价格机制引导供热行业健康发展。一方面,推行居民供暖价格分类管理,合理制定居民供暖价格,保障居民基本供暖需求;另一方面,建立供暖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供暖价格,平衡供热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障供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尽管供热行业在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策略加以应对。
(一)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技术应用规范性不足
目前,我国供热行业部分领域的标准体系尚未完善,尤其是在新兴供热技术应用、智慧供热系统建设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导致部分企业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影响了技术应用效果与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快完善供热行业标准体系,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联合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力量,制定涵盖新兴供热技术、智慧供热系统、管网运维等领域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明确技术要求、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内容;同时,加强对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严格按照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升行业技术应用规范性与整体发展质量。
(二)资金投入不足,制约行业转型升级
供热行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老旧管网改造、新型供热设备购置、智慧供热系统建设等,而部分供热企业由于经营效益不佳、融资渠道单一等原因,资金投入能力有限,制约了行业转型升级进程。
为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供热行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对老旧管网改造、清洁能源供暖项目给予补贴;另一方面,鼓励多元化融资,支持供热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上市、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筹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此外,还可通过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供热项目建设与运营,减轻供热企业资金压力。
(三)专业人才短缺,影响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
随着供热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既懂供热技术又掌握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制约了行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对此,应加强供热行业专业人才培养。一是高等院校应优化专业设置,增设新能源供热、智慧供热等相关专业,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二是供热企业应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通过联合培养、技术攻关等方式培养专业人才;三是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供热企业技术人员参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培训,提升在职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五、未来趋势:供热行业迈向高效低碳、智慧互联新时代
展望未来,随着 “双碳” 目标的深入推进、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供热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呈现出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一)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供暖占比进一步提升
未来,随着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成本的降低,可再生能源在供热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可再生能源供暖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 2030 年,我国北方地区可再生能源供暖占比将超过 50%,逐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供暖,成为供热行业的主流能源。同时,氢能供暖、核能供暖等新型清洁能源供暖技术将进入示范应用阶段,为供热行业能源结构优化提供更多选择。
(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智慧供热成为行业主流
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智慧供热将从目前的局部应用向全面普及迈进。未来的智慧供热系统将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控,从热源生产、管网输配到用户端用热,形成 “感知 - 分析 - 决策 - 执行” 的闭环管理体系。AI 算法将在负荷预测、故障诊断、优化调度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负荷预测准确率将达到 95% 以上,故障诊断响应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同时,智慧供热系统将与城市智慧能源系统、智慧城市系统深度融合,实现能源的统筹调度与高效利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行业整合加速,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趋势明显
为提升行业竞争力与资源配置效率,供热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速。一方面,大型供热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跨区域经营等方式扩大规模,形成一批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供热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供热行业将与电力、燃气、水务等行业加强协同合作,推动能源综合利用与一体化服务,实现集约化发展。此外,供热企业将逐步向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转型,除提供供暖服务外,还将为用户提供供冷、供电、储能、节能改造等多元化服务,满足用户全方位的能源需求。
六、结语
供热行业作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其低碳转型与高效发展对于实现 “双碳” 目标、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供热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技术革新、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也面临着资金、人才、标准体系等方面的挑战。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智慧供热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行业整合的持续推进,供热行业将逐步迈向高效低碳、智慧互联的新时代,为我国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中国供热行业数据发布... 2025年,中国供热行业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和相关部门发...
供热行业正迎来智慧化变革的关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供热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
能源自控系统的市场规模与趋势洞...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能源自控系统作为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优化能源管理以及...
全球智慧系统行业市场规模洞察 智慧系统行业作为推动当今世界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核心力量,其市场规模呈现出蓬勃发展与复杂多元的态势。...
DeepSeek 与 Open...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DeepSeek 与 OpenAI 作为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参与者,各自展现...
供热行业市场动态与智慧供热系统... 一、供热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以及“...
避开集中供暖 三种自采暖方式你... 在寒冷的冬季,供暖是保持舒适生活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地域和时区的差异,并非所有地方都能享受到集中供...
TikTok 和抖音营销:特点... 在数字化营销的浪潮中,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品牌推广的重要阵地。TikTok 和抖音,作为全球短视频领域的...
山东多地供暖最新消息通知202... 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山东省好些地方的供暖准备工作都紧锣密鼓又井井有条地开展起来啦。为了能让 2024 ...
2024年枣庄热力公司计划完成...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8日讯 6月27日,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市中区供热管网改造及建...
  • 安全认证
  • 安全企业
  • 技术团队
  • 研发专利
  • 维护服务
  • 安全设计
  • 健全渠道
  • 构建生态
  • 服务热线:15621693767

    地址:潍坊市高新区新城街道玉清社区玉清东街利昌办公楼一楼102-106室

    技术:15621690337

    E-mail:sdilan@sdilan.com.cn、sdailan@126.com

    Copyright © 2024 山东艾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40803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