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仪、工业分析仪、测硫仪、量热仪、碳氢元素分析仪……碳排放管理员董元春每天都在这些仪器前忙碌。
化石燃料燃烧是火力发电厂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如何测量出燃料的元素碳含量呢?在国投集团北疆电厂运行部的煤化验室里,董元春将采集的煤粉称量包裹在锡箔纸里,放入样盘中,在碳氢元素分析仪充分燃烧,最后由红外检测器定量分析,整个过程需15分钟左右。
碳排放管理员是绿色职业的一种,作为新生事物,绿色职业的发展速度飞快。2015年,它有了“姓名”——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新增了绿色职业标识,“对具有‘环保、低碳、循环’特征的职业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将部分社会认知度较高、具有显著绿色特征的职业标示为绿色职业”。7年后,绿色职业不断壮大——2022年,有134个绿色职业已被标注,包括碳排放管理员、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人员、防沙治沙工程技术人员、矿山环保复垦工程技术人员等,约占职业总数的8%。
新职业源于社会发展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职业焕发出蓬勃生机。绿色职业魅力何在,从业者肩负怎样的职责?
绿色低碳发展催生新职业
碳排放管理员负责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这个职业实际上在天津已经出现了10多年。2011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个省市开展,2013年6月,地方试点陆续启动交易。天津作为国家首批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将天津市钢铁、化工、电力、热力、石化、油气开采等重点排放行业和民用建筑领域中2009年以来排放二氧化碳两万吨以上的企业或单位纳入试点初期市场范围,国投集团北疆电厂就在其中。
总的来说,碳排放管理工作要通过科学的数据核算助力企业降碳,这需要一个专业团队共同推进,其中主要有采样、化验、核算、交易人员等。试点伊始,董元春和岳乃刚分别负责化验和核算工作。他们的心里始终揣着一本“减碳账”——致力于将企业每年的碳排放量控制在碳配额以下。
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扎根黑土地的人有很多,他们日复一日地干着黑土地保护利用、生态系统监测等工作。“年轻的科研人员刚来这里时还像个学生,时间长了,一眼看着都像农民。”郝翔翔介绍,海伦站基于对黑土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研究的成果,针对黑土地保护提出一系列生产管理技术和生态农业循环高效利用技术。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的“龙江模式”也获得了全国推广。
绿色职业发展需得到系统性支持
自2020年我国向世界郑重作出“双碳”承诺,到绿色职业成为新就业领域重点,绿色职业受关注度持续升温。但由于“双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覆盖面广、战线长等特点,人才供给无法满足激增的人才需求。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在55万名-100万名。目前的相关从业者仅为10万名左右,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国内绿色低碳相关现存企业达到187万家。2020年至2022年新注册量同比分别增长19.5%、54.38%、29.29%。绿色低碳企业增速快,也意味着未来绿色人才的岗位需求量将持续攀升。
(山东、潍坊、济南等)艾蓝自控阀门、山东艾蓝户阀、艾蓝表阀一体、艾蓝机柜设备 暖气智能温控阀、供热公司专用阀门、水表热表系列、智能水表、超声波水表、普通机械水表 超声波热量表、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靶式流量计、涡街涡轮流量计 温度传感器、温度变送器
上一篇:智慧供热 全天候守护民生“温度”
下一篇:新时代亟需构建新型智慧供热系统